山顶建机场,“风光”还是铺张?

2025-04-05 19:32:50  阅读 88835 views 次 评论 74818 条
摘要: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一个价值13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市场即将成型。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数据显示,一个价值13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市场即将成型。

对于坎昆会议的务实态度,大家戏称这是一次回到地球的旅程。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我们虽然不知道(气候法案)立法的前景如何,即使不成功,我确定也会有其他的努力,可能规模会相对小一些。

山顶建机场,“风光”还是铺张?

联合国早已意识到了这是一场永难调和的持久战,于是在坎昆,除了鼓舞大家士气的In Cancun we can!(在坎昆,我们肯定成功。但是因为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已经相继宣布放弃第二承诺期以及美国从未在议定书上签字的缘故,目前对于该项议程的多边谈判基本陷入僵局。其实变化已经发生,而且还有更多即将到来。事实上,玻利维亚的表态并不出格。协议在气候资金、技术转让、森林保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紧接着这个边会,同一房间美国加州政府举办了一场关于R20的边会。之后又经过几个小时的分组讨论,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半,大会主席一锤定音,宣布通过《坎昆协议》。很多州也已经建立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标准。

),最常被所有与会者提及的一个词语就是妥协。中国在这方面领跑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于是国际社会在过去的两三年间开始越发关注中国,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在国际场合频繁被提及。全球气候变化政策顾问迪姆·戈尔(Tim Gore)表示,坎昆协议真是一个各方都不太满意,但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如果我们当年正视那些警告并真正行动起来,完成《京都议定书》所设立的目标根本不在话下,而气候变化问题也不会如此艰难和复杂了。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陈述意见时表示谈判进程实现了公开、透明和广泛参与。玻利维亚代表获得第一个发言权。

山顶建机场,“风光”还是铺张?

中国宣布在2020年之前将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40%~45%,而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中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一年,老布什打着环境的旗号参加竞选,可是却在之后将竞选的诺言抛之脑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在坎昆大会闭幕式上说。对应二十国集团(G20)在经济领域的做法,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发起应对气候变化的区域合作组织(R20),这一动议最早始自2008年底的波兰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玻利维亚的发言并未出乎与会者的意料。新工业革命或者绿色革命的话题,已经引起更多基层政府或私人企业的重视。我们认为这个案文均衡地反映了各方意见,虽然还有不足,我们感到满意。坎昆协议: 从月亮回到地球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和许多国家的代表一起,积极参与了各个议题的讨论。

10月初,埃斯皮诺萨还借出席在天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机会,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见了面。虽然它不是最终结果,但是却是实现更高的集体性目标的基础。

山顶建机场,“风光”还是铺张?

除了联邦一级的举措,很多州一级政府都在自己行动,比如加州正在建立碳贸易体系。大选之后,东北部和西北部执政党并没有发生改变,之前进行的碳市场的启动平台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虽然还有不足,我们感到满意12月10日协议通过前的最后时刻,坎昆会议主席埃斯皮诺萨作了简短发言,高度赞扬了谈判各方的合作精神,便开始给台下的各个谈判方发言表态的机会。即使在美国,这个公认的气候谈判死硬派,行动也在发生。时至今日,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下的《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16年,《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也已持续了6年。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美国,尽管国内气候立法步入了死胡同,但奥巴马政府仍然可以避开立法,走司法程序,将任务交给环保署、能源部,把温室气体当作大气污染物,从而出台《清洁空气法》。印度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电价补贴鼓励太阳能发展,同时对煤炭征收清洁能源税用于创建国家基金。他说,中国代表团坚持全面、积极参与各个议题讨论。

而玻利维亚反对的这份大会协议文本中对此的描述又十分含糊,仅说谈判各方同意保证在第一和第二承诺期之间没有断档骆建华认为,以往我国垃圾处理主要以填埋为主,十二五期间,中东部地区将迎来垃圾焚烧发展高潮。

垃圾焚烧将达到15万吨/日规模,新建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9000万吨/日,污泥处置能力将达到4.7万吨/日,新增污水处理管网有望达20万公里,新增烟气脱硫脱硝装机规模1.8亿千瓦。十二五期间,随着脱硝电价补贴的出台,脱硝市场将启动。

商会秘书长骆建华预计,到2015年,我国污水、固废与脱硫脱硝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投资分别为5000亿元。截至2009年,我国拥有污水处理厂2950座,日处理能力为1.2亿立方米。

其中,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与脱硫脱硝三个主要部分。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在15%-20%之间,2009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9万亿元。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商会获悉,到2015年,整个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5万亿元。固废处理方面,截至2009年,全国市政垃圾清运量为1.57亿吨/年,处理量为1.4亿吨/年,目前全国在建的垃圾焚烧厂有100余座。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市场投资机会将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中小城镇,老旧污水处理项目的升级改造将成为主要潜在市场。脱硫脱硝方面,2009年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为6.5亿千瓦,烟气脱硫机组容量占煤电机组的比例约为78%。

目前全国在建的污水处理项目有1900座左右二氧化碳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关键驱动力。

20年来,中国气象报社从原来的旬刊、周刊发展到周四刊,并初步形成了报、网、刊相结合的业务格局,在气象宣传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丁一汇院士是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公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我国的气象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做出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气象大讲堂还将继续邀请气象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作气象科普知识方面的报告。这种科学共识导致了国际上政治层面的重大决策,即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气象大讲堂由中国气象报社主办,首讲由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主持。中国气象报社依托中国气象局强大的资源优势,经过调查研究和精心筹备,创办了气象大讲堂。

他说,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产生了明显影响,正负面影响皆有,但负面影响会加剧。丁一汇说,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发展观在国家、部门与企业、个人三个层面上是一致的。

今年是《中国气象报》创刊20周年。在探究现代气候变化原因时,丁一汇指出,近百年的现代气候变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共同造成的,而近50年的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作为首讲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以《气候变化的挑战――过去、现在、未来》为题,讲述了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知识。他指出,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它比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速率一般要快1千到1万倍。

本文地址:http://c2zab.scrbblr.org/bd0sa/866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以管窥豹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